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PM2.5+臭氧” “1+1>2”

2021-04-06    点击数:1699

问题督办


1

往期问题跟踪督办情况

1


截至3月底,第一、二、三、四专员办对往期简报交办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出动人员1782人次,督察点位1055个。专员办核查简报通报问题,整改不通过22件,其中常州、扬州、镇江、南京、无锡、徐州、苏州、淮安分别为7、5、4、2、1、1、1、1件。


2

热点网格发现问题交办

3月20—30日,各驻市环境监测中心围绕热点网格开展现场监督巡查,累计出动人员222人次、检查165点·次,报送系列巡查报告,其中交办问题中重点有13项。


3

企业集群排查情况交办

从调度情况看,除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南通、连云港和宿迁7市外,其他6市均存在集群企业排查建档不完全问题。


4

 在线监控重点问题交办

1


3月21—31日,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共发送反馈涉气重点排污单位日数据超标督办单10条,其中设备设施启停运及故障9条、自动监控设备标定1条。


可资借鉴


1


(一)宿迁市以“五字”推进“首季争优”。按照“高、早、实、严、新”思路推动工作部署落地见效。“高”就是提高认识、聚强合力。宿迁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对污染防治工作作出批示,并主持召开污染防治攻坚会议,统筹推动污染防治工作和反馈问题整改。市污防指办常态召开专题调度会议,推进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县区强化落实。“早”就是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提前出台《一季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对污染减排、污染源管控等10项工作重点和4个压茬督办事项,持续推进。“实”就是注重实效、落实举措。出台治气“1+5”方案,压茬推进施工扬尘治理、清洁城市行动、餐饮油烟治理等专项行动。“严”就是严要求、强考核。印发《宿迁市生态环境高质量考核月度积分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月度积分考核制度,实施日督查、周调度、月考核。推行“走航+执法”模式,依法依规查处违法行为,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新”就是推进工作创新。持续推进“绿色标杆”示范企业建设,首批针对高架源推动工程改造。市相关部门出台“1+3工作机制,协同推进治气等工作。


(二)徐州市深挖潜力,聚焦协同控制。一是深入源头找潜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实施VOCs产业集群整治“回头看”。推进工地扬尘治理全覆盖,推动“智慧工地”建设。二是抓住重点行业挖潜力。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推动重点企业强化自主减排,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三是突出重点区域寻潜力。强化落实柴油货车污染防治、农村道路与国省县道交叉口道路硬化、宕口修复等治理措施,全力打造城市周边“清风走廊”。四是扎实整改增潜力。持续加大督查力度,采取随机抽查、跟踪督办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


(三)苏州市“全、减、实、准、先”推进强化治气。一是循序渐进,坚持“全”。建立多形式会商机制,定期安排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涉气重点难点问题。二是工程推动,强化“减”。推进港口码头已建设防风抑尘网,落实场地硬化、喷淋等控尘措施。重点围绕颗粒物与VOCs协同减排,推进实施一批重点治气工程项目。三是强化责任,突出“实”。建立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机制,成立13个检查组强化督查。出台乡镇(街道)空气质量排名补偿指导意见,对排名靠后乡镇(街道)缴纳惩罚性资金。四是科学分析,注重“准”。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开展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提升战略合作,建立工作专班,为治气工作提供科学支撑。五是创新驱动,探索“先”。建立门禁监控系统平台,实现车辆信息数据共享。创新出台VOCs排放企业自主减排指导意见,推进差别化管控。在乡镇(街道)布设降尘监测罐,强化扬尘治理监管。


近期重点


1


相关研究表明,臭氧与PM2.5协同的健康影响,是“1+1>2”。即同样的颗粒物浓度,臭氧更高的环境中,颗粒物对健康影响也会增加。进入二季度,臭氧污染问题日渐凸显,治气工作必须更加注重PM2.5与臭氧“双减双控”。


(一)从严防控臭氧污染。要加强源头治理,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木材加工、纺织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推进清洁原料替代工作,建立重点行业清洁原料替代正面清单。各地要推进完成一轮企业集群排查整治,健全管理台账;要对VOCs高值园区开展排查,强化整治。


(二)全力推进扬尘治理强化工地扬尘管控,对不达要求的企业和项目,依法依规采取限期整改、信用扣分等措施,推进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强化道路保洁,扩大机扫范围,增加机械化作业频次。加强渣土车运输集中整治,依法依规查处抛撒滴漏、冒黑烟等行为。


(三)加快工作任务推进强化移动源管理,相关地区要强化对柴油车监督抽测和加油站在线监控联网工作。推动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各地要推进对火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工业炉窑整治进行“回头看”。要建立常态化工作调度机制,推进工程任务按序时进度完成。